徐漢慧
她給我的印象與影響—懷想呂紐敬華姊妹 (原文口述於呂媽媽的追思聚會2015.12/4)
ㅤㅤ跟在場呂媽媽的晚輩比起來,我應該是晚輩中的晚輩。
ㅤㅤ進入南海路聚會處是我中學的時候。開始在教會中有些服事,就有機會認識呂媽媽了。印象中,常常她一看見我就會很熱情地打招呼,以她慣有的方式握著我的手,拍著我的肩膀,像是家中很親切的長輩。當她表達關心及問候時,好像你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,讓人覺得靦腆卻又開心。
ㅤㅤ這個遙遠的印象,給我的影響是—我也很想接觸教會中的孩子及學生們。想要參與他們,關心他們,做他們做朋友;有時我也會握握他們的手,拍拍肩膀,甚至擁抱一下。讓他們知道在教會這個大家庭中,他們是重要的,讓他們能感受長輩的關心。
ㅤㅤ之後,跟呂媽媽有較多的接觸,是她因為生病回到台灣長住的這段時期。
教會弟兄姊妹都知道,即使她的身體很軟弱,但還是持續地參加每週的主日聚會、姊妹聚會、姊妹禱告會…直到她無法參加為止。
ㅤㅤ在這位長者身上,另外讓我看見,她是一位安靜的長輩。
ㅤㅤ雖然她的安靜有一部分是因為生病的後遺症,但我相信也是來自她對神的敬畏與信靠。而她的安靜成功地保持了她給我們的印象,以及她的尊嚴。有些人的安靜是因為冷漠;有些人的安靜是因為無知或茫然;有些人雖然安靜卻常常焦躁不安與惶恐。然而呂媽媽的安靜依然熱情;去看她的時候,她總是熱情的握著我的手,放在她溫暖的懷中,沒有言語,用淺淺的微笑看著你,彷彿你是一位重要的人物…她安靜的熱情中多了一份溫柔。
ㅤㅤ她的安靜也帶著等候,作為一位長者實在很需要等候的功夫。等候一天慢慢地過去,等候身體漸漸復原,等候兒女來看我,等候有一天主來接我…。這樣的等候可以是甜蜜的等候,也可能是患得患失,充滿咒詛不安地等候。呂媽媽用安靜來等候,這樣的印象給我的影響是,希望自己成為長者的時候也能學會安靜,也能像她一樣在安靜中有熱情、溫柔、有甜蜜的等候來看待身邊的處境及晚輩。
ㅤㅤ神給呂媽媽的生命特質,的確很清楚地影響了我及很多人。在準備這篇分享的時候,我也回想自己是否因為忙碌、個人的喜好、防衛心…而失去了對身邊人事物的熱情與真誠,我希望自己再把它們找回來。
呂媽媽也許已經離開我們了,但是願她對我們的影響能延續下去。感謝神,給南海路這麼許多寶貴的屬靈資產。
註:呂紐敬華姊妹(1925~2015)